2015年4月7日我司參加安徽大眾新城項目結構優化會議大眾新城項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本期用地面積約3.2萬㎡,擬建總建筑面積14.6萬㎡,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1.3萬㎡,地下建筑面積約3.3萬㎡。2015年4月7日我司技術人員參加本項目的結構設計優化會議,本次結構優化會議由甲方主持在設計院召開,我司技術人員經過跟設計院的充分討論,達成以下優化要點: 一、平面布置部分 1、本設計剪力墻布置較合理,少數墻肢可調整。對于剪力墻結構來說,剪力墻的用鋼量約占總用鋼量的50%~60%,暗柱用鋼量又約占剪力墻用鋼量的2/3,故適當減少剪力墻長度和暗柱數量有利于節約造價。特別短的小墻肢,計算時墻肢計算高度過小,造成配筋失真,可取消。 2、本工程樓板厚度,除外挑陽臺90厚,廚房、衛生間100厚以外,其余板厚均為120厚,樓板承載力較高。對于跨度較小的次梁及衛生間降板處次梁可以取消,以充分發揮樓板的承載力。 3、樓板降標高處,可以采用折板的處理方式,具體做法參見11G101-1第99、100頁。 二、材料荷載部分 1、結構總信息中,混凝土容重取值為27,偏大。 分 析:混凝土容重考慮抹灰影響,適當放大是合理的。但是面層厚度不宜考慮過多, 此外pkpm在結構計算時未扣除梁柱板墻重疊區域重復計算的自重。以200厚剪力墻為例計算折算容重,抹灰層按每面平均20mm計算,考慮剪力墻重疊區域影響乘以0.95的折減系數。則混凝土折算容重為: 可見混凝土容重取26合理。 建 議:各樓混凝土容重統一取26kN/m3。 三、上部結構配筋部分 1、剪力墻墻身配筋部分 本工程剪力墻墻身分布筋直徑和間距可以優化。 分 析:從計算結果看,剪力墻水平分布筋多為H1.0,屬于構造配筋。 理論分析和震害表明,墻身配筋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充分發揮承載力,無需特殊加強,故規范對一、二、三級的構造配筋率要求一致。規范對普通剪力墻在加強區和非加強區的墻身配筋率沒有區分,只有底部加強區為部分框支抗震墻時(抗規6.4.3-2條),其配筋率才提高到0.30%。故墻身配筋率宜統一按高規7.2.17條或抗規6.4.3-1條規定構造設置。 2、剪力墻邊緣構件配筋部分 本工程剪力墻抗震等級為二級,根據抗規6.4.5條和高規7.2.15-2、7.2.16條,約束邊緣構件配筋率不應小于1.0%且不少于6φ16的鋼筋,構造邊緣構件配筋率底部加強區不小于0.8%且不少于6φ14的鋼筋,非加強區不小于0.6%且不少于6φ12的鋼筋[見高規表7.2.16]。 另外,從計算結果看,加強區暗柱計算配筋絕大多數為0,故剪力墻暗柱可按計算結果和構造配筋的較大值配筋。 通過查看結構施工圖,部分邊緣構件配筋可優化。 3、板配筋部分 部分3.3m、3.6m板跨,板底配筋偏大,例如:12、14軸交C、D軸,板底配筋為8@150。請設計院根據計算結果復核。 4、梁配筋部分 次梁為非抗震構件,頂筋可不采用貫通筋,建議采用架立筋方式。例如 “四層梁平法施工圖”中cL6(3A) 通長筋222建議修改為(212)。其余次梁配筋,請設計院自查。 5、框架柱配筋部分 6#樓框架柱配筋偏大,可優化調整。 分 析:本設計在荷載取值、計算參數方面已予以放大,結構安全儲備很大,且柱配筋絕大部分為構造配筋率控制,計算配筋小于構造配筋,故柱配筋即使不放大也足夠安全,如果放大也要控制放大比例不超過10%,以免影響經濟性。 框架柱配筋時,在滿足計算配筋的前提下,可適當加大角筋直徑,減小中部縱向鋼筋直徑,可取得更好的經濟效果。 四、地下車庫部分 1、基礎部分 1)、“地下車庫基礎平面布置圖一”中,筏板厚度500,配筋18@200雙層雙向。配筋率為:254.5/500*200=0.26%>>0.15%。另外從設計院提供的計算書上看,板底配筋絕大多數為0,說明為構造配筋控制。 建議:筏板配筋調整為:板底14@200雙向,配筋率為:153.9/500*200=0.154%>0.15%;板面16@200雙向,配筋率為:201.1/500*200=0.20%>0.15%,局部板面不足處附加直徑8或10短筋。 2)、“地下車庫基礎平面布置圖二”中,筏板厚度400,配筋14@150雙層雙向。配筋率為:153.9/400*150=0.26%>>0.15%。另外從設計院提供的計算書上看,板底、板面配筋絕大多數為0,說明為構造配筋控制。 建議:筏板配筋調整為14@200雙層雙向,配筋率為:153.9/400*200=0.19%>0.15%,局部板面不足處附加直徑8或10短筋。 2、梁、板配筋部分 1)、次梁為非抗震構件,頂筋可不采用貫通筋,建議采用架立筋方式。例如 “負一層頂板梁平面配筋圖”HC~JC軸間L88(2) 通長筋420建議修改為(412)。其余次梁配筋,請設計院自查。
文章分類:
公司新聞
|